传媒视角

位置: 首页 >> 传媒视角 >> 正文

我国科学家李灿当选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新华网2008-07/30)

媒体报道:    报道日期:2019-04-02    栏目类别:传媒视角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7/30/content_8864214.htm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内容:

2008年07月30日 19:46: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大连7月30日电(记者傅兴宇)中国科学家李灿当选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

    李灿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催化科学和光谱学的研究工作。他是在18日于韩国首尔结束的第14届国际催化大会上当选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的,任期4年。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历

任主席多来自美国和欧洲国家。李灿从1998年开始任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理事,是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创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当选该学会主席的首位中国科学家,也是出任该学会主席的第一位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

    李灿在催化科学和光谱学研究领域取得众多成果。他利用原位红外光谱观察到甲烷和分子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态及其反应物种;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致力于太阳能科学利用的研究,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1956年创立于美国费城,是国际催化领域最权威的学术组织。目前由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理事组成。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每四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催化大会,迄今已举办了14届,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影响最广泛的催化大会,也是化学和化工领域涉及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

上一条:电解水制氢有了长寿命廉价催化剂

下一条:大连发展需科技与人才支撑 (半岛晨报[要闻]2004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