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角

位置: 首页 >> 传媒视角 >> 正文

中科院甲烷转化技术重大突破 被誉“将改变世界”

媒体报道:    报道日期:2019-04-02    栏目类别:传媒视角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509/c1007-24998885.html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内容:

  赵竹青

 

  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实现甲烷无氧条件下的高效转化(中科院供图/郭晓光)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从中科院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基于 “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地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相关成果发表在5月9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同时,相关的PCT专利申请已进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与天然气转化的传统路线相比,该研究彻底摒弃了高耗能的合成气制备过程,大大缩短了工艺路线,反应过程本身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lexis Bell教授的评价是 “该成果使甲烷直接转化研究又向前迈出崭新的一步,可能成为未来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院士评价该技术“是符合理想的高选择性转化,实现了原子经济反应,而且催化剂稳定,可较长周期运行,无碳排放”。

  德国巴斯夫集团副总裁穆勒对该过程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项“即将改变世界”的新技术,未来的推广应用将为天然气、页岩气的高效利用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中石化原高级副总裁曹湘洪院士认为,这是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尽管该研究的产业化还有不少工程技术难题要解决,然而,一旦取得成功,将会对我国乃至世界石化工业产生重大影响。

  据了解,该项研究是中科院A类先导“纳米专项”重点任务,得到科技部和国家基金委长期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的多家能源和化学公司等都对这一产业变革性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希望能优先合作。

上一条:电解水制氢有了长寿命廉价催化剂

下一条:大连发展需科技与人才支撑 (半岛晨报[要闻]2004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