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和中科院成都分院领导来我所访问

发布时间:2008-08-01    栏目类别:新闻动态

      为落实《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内容,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马胜杰厅长和中科院成都分院袁家虎院长一行于7月30日来我所访问,对“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及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示范”项目进行评审。
      评审会议由西藏科技厅蒋丹平副厅长主持。张涛所长对客人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就双方在能源和藏药领域的合作做出了展望。马胜杰厅长介绍西藏自治区目前太阳能的利用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303组组长张华民研究员对“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及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示范”项目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案、技术路线、考核指标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经过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将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西藏自治区的推广和应用,对促进西藏自治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立项。会后,在张华民研究员的陪同下,来宾参观了303组研制的不同规模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
      2003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共同签署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旨在利用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力量,结合西藏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促进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西藏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年均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发展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20世纪80年代始,西藏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实施了“西藏阳光计划”、“科学之光计划”、“西藏阿里地区光电计划”等项目。目前,西藏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超过9兆瓦,10千瓦至100千瓦的光伏电站有300余座。目前光伏电站中所用的储能装置为铅酸蓄电池。但由于铅酸电池循环寿命短,不能深度放电、维护费用高等缺点,增加了光伏电站的操作和维护成本,影响了电站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液流储能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蓄电容量大、功率和容量可单独设计、电池运行寿命长等优点。(文/摄影 张宇)

上一条:“丙烯氧化制环氧丙烷新技术成果”通过鉴定

下一条:我所参加院2008年夏季党组扩大会精神传达视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