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每年产生大量科技成果。尽管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但早年由于一些企业观念保守或缺乏将实验室技术完善成生产技术的能力,出现了有些产业化前景较好的科技成果“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着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动、融合发展,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把我市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一直是中科院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机构,该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张晨表示,大连化物所是驻连科研机构,促进大连化物所与大连的合作一直是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化物所的技术成果在大连落地转化的数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2014年,化物所与大连企业合作的技术合同额只有四五百万元,从2015年开始攀升,今年已经达到8000余万元,占大连化物所技术合同总金额的1/4。近6年,化物所与大连企业开展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共200项,涉及金额2.77亿元。依托大连化物所技术,已成立产业化公司33家,其中绝大部分都落户在大连。在大连推进的一些大项目,比如大连光源、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国科大能源学院等,未来也会给大连相关的能源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所以说,大连化物所的科技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说是“墙内墙外一起香”。
张晨长期从事知识产权与成果的转化工作,他表示,近年来可以明显感受到大连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理念和政策都很好。如果要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一方面要通过资源配置,引导相关的产业技术在大连落地,另一方面要在整个区域内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氛围。于政府而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细化和可操作性方面再下一些功夫,重视落实的情况。于企业而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可否认,与南方一些城市相比,大连本土企业主动上门寻求技术合作,开展联合技术开发的相对要少一些。这一方面和大连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有关,同时也是因为部分企业家思想比较保守。“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也需要有开放的思想。科技成果转化从技术研发到孵化,再到投入市场,应用于产品,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成果都落不了地。以融科储能为例,这家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大连储能产业的龙头企业,虽然公司成立于2008年,但是早在2000年,投资方就开始与化物所合作,联合进行技术开发,然后中试放大,成立产业化的公司,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起来。企业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后,我市推出了《大连市支持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了多项政策保障。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资金,用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成果、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与专业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券、高校院所大型仪器社会开放服务、龙头示范性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补助和奖励。
市科技局表示,我市将进一步深入开展科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做好全过程服务,全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后一公里”。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由各地区、各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完善在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团队)库及企业技术需求库。着力建立大连技术专利公开交易市场,积极推进“中国科学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连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大连分中心”建设运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市场导向的成果转化机制,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