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十八次大连化物所科学论坛——“药物早期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召开

发布时间:2008-05-16    栏目类别:新闻动态

      5月15~16日,第十八次大连化物所科学论坛——“药物早期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ICP Symposium (XVIII)on Early ADME/TOX and DMPK Studies)在我所生物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及英国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李灿副所长参加了此次论坛并致欢迎词,杨凌研究员担任此次论坛主席。
      有效性、安全性和ADME(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limination)特性是药物的三大属性,以往的药物研发只注重有效性的筛选和优化,其结果往往导致候选药物进入开发程序后,因ADME性质及安全性不良,以及其他属性差导致药物开发的高失败率,最终造成新药研发的低成功率和高成本。近十年来,在新药发现及其早期,各大制药公司纷纷争相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力图获得三大属性健全的最优候选药物。
      杨凌研究员自2000年入选“”入所至今,比肩国际新药发现前沿,率先在国内开展早期ADME/T性质研究。今年年初以来,药用资源开发组(1806)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最权威的药物代谢杂志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DOI: 10.1124/dmd.108.020560DOI: 10.1124/dmd.107.018242),受到同行瞩目。在此背景下,药物早期ADME/TOX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坛在我所召开有助于加强国际同行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同时也使我所研究生领略了药物ADME/T性质研究的前沿动态。
      与其它学术会议不同,此次论坛邀请到多家国际一流制药企业如Pfizer、Bristol-Myers Squibb、Millennium、GlaxoSmithKline等负责早期ADME研究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他们纷纷介绍了自己在药物早期ADME性质研究前沿和动态。William博士介绍了Bristol-Myers Squibb利用早期代谢筛选优势及时发现原形化合物的缺陷,发现较原形化合物更优的肝脏代谢产物,并将其成功开发成新药;而来自Pfizer的Smith介绍了随着药物ADME性质的改善,怎样实现其对药效影响的预测,即PK/PD模型的研究和探索;来自Millennium公司的Chuang Lu博士及Pfizer公司的Sonia女士分别介绍了自己公司在药药相互作用预测及药物ADME/PK性质预测及优化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GlaxoSmithKline公司的LiangFu Chen博士则结合葛兰素史克在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实例生动形象的阐述了CYP酶诱导下的药药相互作用及在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应对策略。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及大连本地多所高校的师生前来参加。与会专家学者就ADME/TOX和DMPK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墙报展示,与会人员参观了生物技术部相关实验室,我所的科研条件及相关研究成果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此次论坛的召开必将增进我所与国际同行以及知名制药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文/葛广波、张江伟 摄影/盛武林)

上一条:我所文化讲坛举行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主题报告会

下一条:秦彦同志被授予全国内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