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化物所第十届科学论坛“材料的化学物理”,暨德国马普协会伙伴小组“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高压氧化催化理论”成立学术研讨会,于6月1-3日在所礼堂举行。此次论坛受大连化物所科学论坛专项基金和德国马普协会共同资助,由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与计算化学中心李微雪研究员、德国马普协会Fritz Haber研究所所长Matthias Scheffler教授以及Karsten Reuter博士共同担任会议主席。会议开幕式由Matthias Scheffler教授主持,杨学明研究员致开幕词。
来自中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材料科学、催化和表面科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做了特邀报告,介绍了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会议期间,李微雪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马普伙伴研究小组的情况及研究方向;Matthias Scheffler教授给李微雪研究员颁发了由马普协会主席签发的任命书。随后,Karsten Reuter博士深入、系统地介绍了在从理论上模拟真实催化反应的、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统计力学方法的最新进展;马普协会金属所的Andreas Stierle博士介绍了纳米材料氧化的原位研究进展;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War Plummer教授介绍了他们在氧化钛表面的缺陷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李灿院士介绍了在TiO2相转变和光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Alec Wodtke教授介绍了他们对金属表面反应性的研究结果;麻省理工学院的Sidney Yip教授做了关于反应输运的多尺度模拟;薛其坤院士介绍了运用量子阱效应调制化学反应活性的最新进展;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张振宇教授介绍了金属修饰的纳米碳材料表面上的化学性质;王恩哥研究员介绍水溶液中NaCl溶解和成核的微观过程的研究。
通过此次会议召开,加强了国内学者和国际专家的交流,推动了国内青年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而于今年正式运行的马普伙伴研究小组,将和德方一起致力于发展不依赖于参数的、具有可预言能力的高压氧化催化理论。这是我所继包信和研究员“纳米催化伙伴研究小组”之后,所内第二个马普研究小组,也是中国科学院内第十一个伙伴研究小组。(李微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