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七十五载 逐梦科学——我所举办第25届公众科学日

发布时间:2024-05-21    栏目类别:新闻动态

5月17日至18日,我所第25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星海园区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七十五载,逐梦科学”,共有上万名公众走进所区,参加这场“科学探索之旅”。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建院和我所建所75周年,本届公众科学日精选出研究所七十五载发展历程中重要科技成就,选取16个展点组成“科学探索之路”,包括中国的第一桶航空煤油、煤炭的“涅槃”、最亮的极紫外光等,并为每位入园者发放“科学探索护照”,可以到各个展点依次盖章留念。

在“科学家面对面”环节,我所李灿院士作了题为《液态阳光》的演讲,他从能源入手,介绍了如何将“道法自然”的思想延伸到太阳能应用方面,将阳光装进“瓶子”里,谱写更加清洁的未来。党委副书记梁波研究员带来题为《科学是什么》的演讲,详细介绍了科学是什么?科学又从何而来?我们该如何学习科学?现场“大小朋友”都对“科学”这个概念产生了深层次的理解,对如何学习科学产生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副所长王峰研究员作了题为《追求科学极限》的演讲,从生活中的极限延伸到了科学中的边界,介绍了多项重大成果以及它们的“极限”。副所长黄延强研究员带来了题为《二氧化碳转化:助力打造“太空家园》的演讲,他从太空奥秘出发,引人入胜地介绍了太空中的二氧化碳如何循环利用,给公众带来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在“光影剧场”中,去年广受好评的歌舞剧《能源之书》限时“返场”,这是能源主题原创儿童科普舞台剧,演出人员化身“能源精灵”,演绎了能源的科普小故事,呼吁大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该剧场还首次面向公众放映了《科技脊梁·张大煜》微电影,其讲述了建国初期,面对新中国石油资源匮乏的困局,张大煜先生以国家需求为指引,为创建我国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故事。通过微电影的形式让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以更立体、更形象的方式呈现,把鲜活的、有温度的内容带给公众。

在“科学之声”环节,共有六位青年科学家带来科普报告。《用黑煤球也能造酒?》《飞秒激光如何给分子拍“电影》《荧光盛宴——璀璨生命奇妙游》《走进能源的世界》《太阳能电池的“前世今生”》《食品安全知多少》.....一系列“硬核”科普带领公众聆听科学的“声音”,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所展馆也限时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体会到我所75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科研文化。同时,园区内用“画廊”的形式,将2023年我所重要科研成果展现出来,用艺术与科学的碰撞激发公众对于科学的想象。

除了上述活动,我所还制作了两千份“大连化物所版”元素周期表向公众免费发放,上面不仅详尽地列出了各种元素的基本信息,更通过生动有趣的视觉呈现,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元素的独特性质,并融入我所的特色研究工作。

本次公众科学日采用图片直播的形式,图片浏览量截至5月18日已超过23万次。

本次活动中,共有来自各研究组、职能部门、演员、安保、摄影摄像、餐饮、信号保障、保洁等五百余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与其中,确保了活动的有序开展。为了提升公众的参观体验,本次活动特别制作了手绘地图和专属导览小程序,并设置了多个问讯处,及时解答公众问题;在足球场设置了大屏直播,让更多公众可以观看“科学家面对面”和“光影剧场”直播,保障了观看体验;在所区内所有重要位置都配备了安保小组和志愿者,保证了活动的秩序和公众的安全。在内容方面,“科学家面对面”和“科学之声”环节的演讲者认真撰稿、多次彩排,近乎脱稿完成报告,取得了很好的讲演效果;《能源之书》舞台剧共有来自各个研究组的十余名演员参与其中,他们在此前的版本上加入舞蹈元素,利用工作学习之余的宝贵时间,加紧排练了近一个月,带来了极强的互动感和体验感;各研究组精心设计展点,悉心准备实验和讲解内容,力争让所有参观者感受科学的魅力。

通过此次公众科学日活动,公众走进园区与科学家们近距离交流,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记忆。多年来,我所充分利用高端科研资源的优势,用心搭建起一座连接公众与科学的桥梁,让广大民众深入探索科技的奥秘,真切感受科学的无限魅力。(文/孙丹宁 图/刘雪昌等)

下一条:我所召开情况通报会